又是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天,10月的贵阳已经冻得可以穿秋裤了,当大家都在感叹贵阳只有春冬的时候,咱们生态1601班的同学们已经在实训楼热火朝天的做起了实训。
2017年10月17日,在小叶老师的带领下,生态1601班开展了一项有趣的实训课,那就是做果酱啦....


来来来,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的果酱是怎么做的吧
首先,在做之前,我们必须要掌握实验的原理
一、目标原理
(一)目标:通过实验,掌握果酱制作工艺流程以及各工艺过程的操作要点,理解各工艺过程对果酱品质的影响与果酱保藏原理。
(二) 果酱制作原理:果酱原料经软化打浆后,加糖浓缩,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0%以上,趁热装罐、密封、杀菌、冷却后,制得能长期保存的凝胶体。
其次,掌握所需的实验器材
二、器具与试材
(一) 器具
不锈钢锅、台秤、磨浆机、煤气灶及其配套的罐、不锈钢小刀、不锈钢铲或木铲、温度计、折光仪、玻璃瓶罐及其盖与胶垫、杀菌锅、500ml的量筒。
(二) 试材与辅料
苹果、白砂糖.
再次,熟悉操作要点
(一)操作流程
原料选择与处理→清洗→去籽→软化、打浆→加糖浓缩→罐装、封口→杀菌、冷却
(二)操作要点
1.原料选择与处理:选用充分成熟,色泽好,无病虫害的山楂果实,去除果柄、花萼,切除病斑、烂点。
2.将上述处理后的果实用自来水冲洗干净。
3.去籽:将山楂果实对半切分,挖去种子。
4.软化、打浆:按山楂果实:水等于1:0.5的比例(重量比)称量果实与水,将果实与水置于锅中,加热至沸,文火煮制20min,将软化的果实与水一起倒入打浆机中打浆。
5.加糖浓缩:按果肉浆与白砂糖之比为1:1的比例称取白砂糖,将白砂糖配成75%的溶液并过滤,将果肉浆加热至沸,搅拌浓缩,在浓缩的过程中分次加入配制好的浓糖液,浓缩至终点。终点的判断采用以下三种方法:测沸点温度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折光仪),挂片法三种。
6.装罐、封口:将浓缩至终点的果酱趁热分装于清洗消毒后的罐头瓶内,要求瓶口不能粘有浓缩的酱,留有3~8mm的顶隙,装瓶后迅速封口。
7.杀菌、冷却:在沸腾的水中加热杀菌处理20min,分段冷却至40℃。
最后,进行课后总结。
这就是咱们这节课需要掌握和学习的,那接下来就来看看我们怎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吧。
快来看看咱们的辫子小哥杨艳语同学在认真的削苹果,认真的男孩最可爱了。更让老师惊讶的是叶老师曾经说过,说男孩应该给人干净舒适的印象,所以我们杨艳语同学国庆回家后就把最爱的小辫子给剪了,哈哈,是不是更帅了呢!

再来看看咱们女同学也是忙得不亦乐乎

这就是咱们可爱的小叶老师,她担心打浆时伤到我们.所以亲自示范,毕竟实训安全很重要。

打浆过后就是我们的熬煮过程啦

煮制过后进行灌装、包装就成了咱们的果酱啦



纯手工制作,是不是很有趣呀!